品質管控流程
首頁 / 品質政策 / 品質管控流程

ISO/TS16949品質政策:

品質政策
  1. 安全第一。
  2. 品質至上。
  3. 敬業樂群。
  4. 利益共享。
 

品質管制流程圖:

品質系統-五大核心工具:

1. APQP先期產品品質規劃(Advanced Product Quality Planning)
實施產品自研發至量產各階段之先期產品品質規劃。
2. PPAP生產零件核准程序(Production Parts Approval Process)
目的是用來確定供應商是否已經正確理解了顧客工程設計記錄和規格的所有要求,並且是在執行依報價的產量條件下的實際零件量產過程中,來持續滿足這些要求的潛在能力。
3. FMEA失效模式分析(Failure Mode and Effects Analysis)
一種系統化之工程設計輔助工具,主要係利用表格方式協助工程分析,使其在工程設計時早期發現潛在缺陷及其影響程度,及早謀求解決之道,以避免失效之發生或降低其發生時產生之影響。
4. MSA量測系統分析(Measurement System Analysis)
主要目的在於分析檢測設備之再現性與再生性之差異,以及偏倚,穩定性、線性等。
5. SPC統計製程管制(Statistic Process Control)
回饋系統,利用數據統計量的趨勢,了解製程變化狀況,以求及時對異常作出合理反應,減少品質問題之發生。並算出PPK(初期製程能力)及CPK(長期穩定製程能力)。

落實監控:

品質政策
  1. 製程檢驗紀錄,使用程式自動化監控。
  2. 使用全檢設備100%全檢,避免人員作業疏忽。
  3. 制定管制計畫及限度樣品,於製程表內容訂定檢驗項目及檢驗頻率,定期點檢確認全檢設備sensor是否正常運作。